t>
 
医学验光
副标题

  医学验光是检查光线入射眼球后的聚集情况,它以正视眼状态为标准,测出受检眼与正视眼间的聚散差异程度。是根据患者的眼部检查、屈光状态、眼位、调节力、视功能、年龄、职业、用眼习惯等十几项诊断指标而给出的科学处方,直接关系到所配眼镜的准确性和舒适性,它需要丰富的医学、视光学知识,产生的效果不仅是看清物体,还对眼睛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,让眼睛享受清晰和舒适。


  1.医学验光可以排除眼部疾病

  看不清,首先要鉴别是眼部疾病还是屈光不正引起的。裂隙灯检查排除角膜病变、白内障等眼病。眼底镜检查排除青光眼、黄斑病变等眼病,这些疾病都可能引起视力降低。

  如果遇到高散光,矫正视力不佳的情况,还需警惕“圆锥角膜”,此时做角膜地形图和角膜生物力学ORA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变,及时治疗,等到病情严重时才发现就可能只有做角膜移植了。

  专家解析:有些近视的朋友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,误以为是近视加深,没有引起重视,结果耽误了眼病的治疗时间,造成终生遗憾。因此,视力下降时,首先应进行医学验光排除眼部疾病,千万不能大意。


  2.医学验光才能鉴别假性和真性近视

  医学验光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“散瞳”。由于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较强,需应用药物(点眼药水或者眼膏),使眼球的睫状肌完全麻痹,瞳孔散大,在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验光。

  验光时如果不让睫状肌完全麻痹,就不能去除假性近视的成分,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。尤其是对于初次配镜者,最好进行散瞳验光,12岁以下应用阿托品散瞳,12岁以上可以使用短时间散瞳药散瞳。

  专家解析:只有散瞳验光才能分别真性和假性近视,真性近视需要配近视眼镜,而假性近视不少是由轻度远视或视疲劳造成的近视假象,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,一般情况下只需点眼药水、好好休息就可以了。


  3.医学验光包含了主觉验光和客观验光

  主觉验光采用的是插片的方法,依靠病人的主观感受加减镜片度数,是一般眼镜店最常用的配镜方法。这种方法简单但不够准确,容易将度数配高,导致近视进一步加深。

  客观验光是在散瞳之后进行检影,依靠医生的客观检查加减镜片度数。这种方法准确性高,但不易掌握,只有眼屈光医师和专业的验光师才能进行。医学验光将主觉验光和客观验光相结合,因此更为准确。


  4.医学验光包含了双眼视功能调节检查

  只有进行这项检查,才能称之为医学验光。在常规验光的基础上进行双眼调节平衡,或结合眼位情况、双眼单视功能、调节状况、屈光度状况、集合功能等,作出综合判断。只有医学验光才能为患者提供清晰、舒适、持久的视觉感受。


  5.医学验光能监测眼轴的发育

  眼轴长度是指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,相当于人的身高是从地面到头顶的高度。婴儿时期的眼轴长度在20mm左右,6岁时达到22mm,再到成年时期的24mm,经历了一个非线性的增长过程。

  如果眼轴过长,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,就会形成近视。

  正视: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,看到清晰物象。

  近视: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,视物模糊。

  在其他眼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,眼轴更长的儿童青少年屈光度更偏近视。眼轴增长的速率也是判断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是否正常的指标之一。例如,黄种人在7-12岁之间每年正常的眼轴增长约为0.15-0.2mm,而近视的儿童则大于0.3mm。通常眼轴增长1mm,近视度数增加300度。

  眼轴增长过快会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增加,同时还可能引起视网膜裂孔、脱落等并发症。因此,通过对儿童眼轴长度变化的监测,可以及时采取科学的干预方法,避免将来发展为高度近视。